五、因緣果報是人間的佛教 我到軍中去佈教,將官們對我說軍中有一個問題,有些服役的青年認為:我去年就當兵了,他也去年當兵的,他升到班長了,我還是小兵,我心裡不平,我們兩人種的是同樣的因,同時入伍的,為什麼產生的結果卻不一樣呢?各位要知道,因緣果報,中間有一個「緣」,緣不同,產生出來的果就不一樣。比方這朵花,多澆了一點水,多下了一點肥料,播種的地方肥沃,有和風吹拂,陽光照耀,雨水滋潤,這朵花和那朵花就會不一樣呀。雖然同是一朵花,結果不一樣,是因為「緣」的不同。 所以,凡人常怨恨命運,恨世間不公平,挑剔家裡的成員這個不好,朋友那個不好,社會不好,國家不公,為什麼不研究自己的因緣究竟那裡出了毛病?譬如我說錯了一句話,也許本來要升班長的,就因為那句話,升遷的機會就失去了。本來競爭的對手沒有你好,可是在要緊的時候,他立了一個汗馬功勞,負了一個重大責任,說了一句好話,他的緣份加強了,做了班長。因此,在佛教講求廣結善緣,所謂「要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我們應該要重視這個緣。 我們住在家裡,早上報紙就送來,晚上電視一打開,多少演藝人員在表演。假如我們一點感恩的心都沒有,報紙也不得看,晚上電視也不得看,那種生活多枯燥無聊?因緣,使散居世界各地的大家和合,他們的辛苦,他們的服務奉獻,讓我過著很美好的生活,這是因緣的價值。大家給我的結緣,我應該如何回饋大家呢?要處處感恩,懂得感恩,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。 談到因緣果報,因果實在不可思議。我們看到今天社會的人士,大家不了解因果。念佛的人,諸事不順心時,就怪阿彌陀佛不保佑我,使我的錢給人騙去了,被人倒閉了;買股票沒賺錢,也怪阿彌陀佛不靈感;吃素,身體越來越不好,也怪阿彌陀佛不慈悲。信佛吃素和發財致富、強身長壽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?因果是不能錯亂的,種的是瓜,如何得豆呢?唸佛拜佛,持齋吃素,是信仰上的因果,道德上的因果;發大財,得富貴,是經濟上的因果;身體要健康,長命百歲,有健康上的因果,需要運動,正常的保健。怎麼可以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信仰的阿彌陀佛?所以,今天有太多人都錯亂了因果,不能正確地認識因果。 有一個過路的人,偷人家果園樹上的椰子吃。主人說:「喂!你怎麼吃我的椰子呢?」「這怎麼是你的,它是樹上的。」「嗯!這是我種的呀!」「你種的椰子是埋在土裡的,我吃的椰子是長在樹上的。」樹上的跟土裡的就沒有關係嗎?這因果是不能斬斷的,因遇到緣就會產生果。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菩薩知道因,不曾隨便亂做,眾生不懼因而亂來,終致鋃鐺下獄,結果好可怕! 甚至於我們的佛陀,他在世的時候,和我們常人一樣,有老病死生的現象,再因緣裡面,都不出因果的範圍,這是很偉大的思想。因為,在果之前人人平等,誰也逃不了因果業報。「人善人欺天不欺,人惡人怕天不怕。」天是什麼?天在佛教中就是因果,因果是非常公道的。我們提倡人間佛教的今日,應該大力建設人人有因果的觀念,因果非常科學的,是理智的。人人有了因果的觀念,就不必要警察、法院了。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、導師,因果就是自己的法律準則。 在我的故鄉揚州,幾十里沒有警察,幾百里沒有法院,人民都不犯罪,很少有什麼兇殺案:如果我對不起你,你對不起我,不要爭不要吵,我們到土地廟、城隍廟燒個香,就能化解糾紛,發個誓,彼此認為這樣很公平。為什麼?因為因果會給我一個交代。現在有所謂的自力救濟,沒有辦法自力救濟,投訴無門的時候,他心裡還會有一個值得安慰的因果,因果不曾欺騙我們,因為「善惡到頭終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」而已。 六、禪淨中道是人間的佛教 佛學的內容浩瀚無涯,宗派也林立繁多,禪淨、中觀的空、中道,這是人間的佛教。說到禪,歷代的祖師們參禪都不求成佛,只求開悟。在人間悟道以後,當下的生活能夠解脫,能夠安住身心,獲得身心的自在,所謂的明心見性,就滿足了。所以禪者是最有人間性了。 淨土也是一樣,淨土行人希望求往生淨土,也是要現世念佛,念佛功夫不夠,也是無法往生的。所以把現實的世界做為立足點,老實念佛、修持,別無捷徑。尤其對現在家庭,對忙亂的社會人生,淨土是安定我們身心的良方。假如你禪淨雙修,更能契合人間佛教的思想。 中道的思想,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,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。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,就能在現世生活中幸福快樂。有時候,有些人太重視物質的生活,流於世俗熱烘烘的追逐,容易忘失了自己;有時候,遠離人間,到深山裡面去,一個人獨處,如枯木死灰,冷冰冰的,對世間生死疾苦不知關懷。人生太過熱烘烘,太過冷冰冰都不好,缺乏中道的圓融。 所稱中道,是中觀的般若智慧,有了這種智慧,遇到了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,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則。遇到一切果,就知道果從因生,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,不會隨便怨天尤人,會去追查原因。「有」的現象,是由於「空」理,「不空」就什麼都沒有了。沒有了空間,我們怎麼能在世間生存?沒有虛空,宇宙萬有如何建設?「空」中才能生妙「有」。所以,人間佛教是過著一種有物質,也有精神的生活,物質、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。有向心外追求的世界,也有向心內探討的世界;有前面的世界,也有回頭的世界。不是盲從,一味往前衝,衝得頭破血流,也要懂得回頭是岸。人間佛教有擁有的,也有空無的;有群居的,也有獨處的。把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調和起來,使人間成為最美好的生活。 我所提倡的人間佛教,正如我為佛光山所訂定的信條: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。我覺得肯給人的,肯服務的,肯助人一臂之力的,肯跟人結緣的,肯給人歡喜的,就是佛陀的教示,佛陀在人間所給我們的教導。本山提倡人間佛教,坦白說,就是要讓佛教落實在人間,讓佛教落實在我們生活中,讓佛教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上。佛在那裡?在我的心裡。淨土在哪裡?在我的心裡。眼睛一閉,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這裡。天下的人都捨我而去了,但我的佛陀在我心中,沒有離開我。 如何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?今天的社會、人間,我們每個人的負擔沈重,對於家庭、事業、親人的種種責任,緊緊地壓迫著我們。假如我們現在擁有了人間佛教,就擁有了整個宇宙大地,處處都能幸福安樂,就能如無門禪師說的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」、「心中有事世間小,心中無事一床寬」,能夠擁有了心內世界,就不一定要求心外的世界如何廣大。如何擴大我心內的世界?人間所有一切眾生,所有一切世界,大概都離開不了我們的心。如何建立我們內心廣大無比的世界?唯有不斷的修行實踐,這才是人間佛教的真正精神所 所謂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,我僅概略地提出以上的看法:五乘共法是人間的佛教,五戒十善是人間的佛教,四無量心是人間的佛教,六度四攝是人間的佛教,因緣果報是人間佛教,禪淨中道是人間佛教。 |